一、三种创建方式
1. 重写父类 Thread 的 run()
方法
class ThreadTask extends Thread {
public void run() {
System.out.println("666");
}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ThreadTask task = new ThreadTask();
task.start();
}
}
这种方法的缺点是,如果 ThreadTask 已经继承了另外一个类,就不能再继承 Thread 类了,因为 Java 不支持多重继承。
2. 实现Runnable 接口的 run() 方法
class RunnableTask implements Runnable {
public void run() {
System.out.println("666");
}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RunnableTask task = new RunnableTask();
Thread thread = new Thread(task);
thread.start();
}
}
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避免 Java 的单继承限制,并且更符合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,因为 Runnable 接口将任务代码和线程控制的代码解耦了。
3. 实现 Callable 接口的 call()
方法
class CallableTask implements Callable<String> {
public String call() {
return "666";
}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throws ExecutionException, InterruptedException {
CallableTask task = new CallableTask();
FutureTask<String> futureTask = new FutureTask<>(task);
Thread thread = new Thread(futureTask);
thread.start();
System.out.println(futureTask.get());
}
}
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获取线程的执行结果
二、线程常用方法
三、线程的六种状态
Thread类里面有一个枚举类
public enum State {
NEW,
RUNNABLE,
BLOCKED,
WAITING,
TIMED_WAITING,
TERMINATED;
}
关于各种状态的简单说明:
NEW(初始):线程被创建后尚未启动。
RUNNABLE(运行):包括了操作系统线程状态中的Running和Ready,也就是处于此状态的线程可能正在运行,也可能正在等待系统资源,如等待CPU为它分配时间片。
BLOCKED(阻塞):线程阻塞于锁。
WAITING(等待):线程需要等待其他线程做出一些特定动作(通知或中断)。
TIME_WAITING(超时等待):该状态不同于WAITING,它可以在指定的时间内自行返回。
TERMINATED(终止):该线程已经执行完毕。
1. 初始状态
通过继承Thread类或实现Runnable接口得到一个线程类,new一个实例出来,这个生成的线程就进入了初始状态。
该线程没有被start()启动,但也不代表调用了start()状态就立即改变状态,中间还有一些步骤,如果在这个启动的过程中有另一个线程来获取它的状态,其实是不确定的,要看那些中间步骤是否已经完成了。
2. 运行状态
就绪状态
包括了操作系统线程状态中的Running和Ready,也就是处于此状态的线程可能正在运行,也可能正在等待系统资源,如等待CPU为它分配时间片。就绪状态有资格运行,但是要等到调度程序选到,不选到永远都是就绪状态。
进入就绪状态的几种方式:
新建的线程调用start()方法进入就绪状态。
运行中线程时间片用完了,调用该线程的yield()方法进入就绪状态。
等待锁资源的线程拿到对象锁后进入就绪状态。
当前线程sleep()结束、其他线程join()结束、等待用户输入完毕、某个线程拿到对象锁,这些线程也将进入就绪状态。
运行中状态
线程调度程序从可运行线程池中选择一个线程作为当前线程时,该线程所处的状态。
3. 阻塞状态
线程阻塞在进入synchronized关键字修饰的方法或代码块(获取锁)时的状态。
4. 等待状态
线程需要等待其他线程做通知或中断,如果没有就要一直等待下去。
比如:
Thread1获取lock对象锁,之后调用wait()方法进入等待队列,而同时会释放掉对象锁,状态为Waiting。
Thread2获取lock对象锁后调用notify()方法通知一个等待线程,将其移到同步队列,然后继续执行自己Synchronized中的代码,当释放掉lock对象锁后,Thread1线程才有可能重新获取lock并执行先前未完成的代码(是否通知了Thread1要看线程调度器有没有选择Thread1)。
阻塞与等待的区别:
阻塞状态是等待着获取到一个排他锁,进入阻塞状态都是被动的,离开阻塞状态是因为其它线程释放了锁,不阻塞了。
等待状态是在等待一段时间或者某个唤醒动作的发生,进入等待状态是主动的。
5. 超时等待
与等待类似,但可以在指定的时间内自行返回。
6. 终止状态
当线程的run()方法完成时或主线程的main()方法完成时,我们就认为该线程终止了。这个线程对象也许是活的,但它不是一个线程。
线程一旦终止就不能复生。在一个终止的线程上调用start()方法,会抛出java.lang.IllegalThreadStateException异常。
评论区